国际品牌观察网

回望2019年体育IP:全民参与,突破创新

 



  体育IP的魅力引得许多企业进行转型或延伸进入体育行业,其中不乏文化、地产、娱乐、旅游等产业的领军者,电商、制造、电子、互联网等“新经济”企业也纷纷入局。
 
  文/本刊编辑部
 
  2019年是中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突破创新的一年。在国务院“46号文件”总方针的指引下,体育产业进入“2.0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首次将体育产业确立为支柱产业,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这一年,随着巨头企业和资本的不断涌入,体育产业竞争格局也在不断重构、优化。
  这一年,我国在多个体育赛事中取得佳绩,大众对于体育赛事的热情也越来越高,全民参与,全民健身——体育,已经成为我国人民生活的新名片。

 
  一、2019体育IP大事
 
  赛事频繁,全民关注
  在过去的一年中,尽管国足和男篮的表现令人遗憾,但中国体育在其他赛事中收获颇丰。
  中国女排姑娘们在日本豪取11连胜,夺得女排世界杯冠军,成功完成卫冕。中国代表队在田径和游泳世锦赛上也同样取得了成功,在8月份的光州游泳世锦赛上,中国代表团以16金夺取金牌榜第一,孙杨更是完成自由泳四连冠;中国田径队在10月份的多哈田径世锦赛揽获3金3银3铜,创下26年最佳成绩。
  无论最终成绩如何,观众们都被体育的拼搏精神深深吸引,各项赛事关注度不断提升。在这良好的体育环境中,中国也在尝试不断承办赛事。
  2019年8月30日晚,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开幕式在北京国家游泳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这场“家门口”的大型赛事,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根据国际篮联的统计,2019年男篮世界杯中国对阵波兰与韩国的比赛分别吸引了6800万与6000万国内观众。
  2019年6月4日,在巴黎举行的亚足联特别代表大会经过全体投票,正式确定中国成为2023年男足亚洲杯主办国。这将是中国自2004年后,第二次承办亚洲杯赛事。
  2019年10月24日,国际足联理事会在上海召开,FIFA主席因凡蒂诺在会上宣布,中国成为2021年世俱杯的主办国,举办时间为2021年的6月到7月。
  三年之内接连迎来两大世界级足球盛会,将进一步促进足球运动在国内的普及和推广,让更多人热爱足球、参与足球,营造浓厚的足球发展氛围,促进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升级,带动城市软硬件建设,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力。
  不仅如此,两项大赛也有助于推动中国足球产业的发展,有专家表示:“就像北京奥运会一样,世俱杯和亚洲杯的举办也将锻造出一支高水平的足球专业人才队伍,为中国将来申办世界杯做好人才储备。”
 
  赛事版权,硝烟四起
  2019年7月,腾讯以15亿美元(约合103亿元人民币)的高额价格,与NBA续签了下一个五年的数字媒体独家转播协议,这一新闻瞬间吸引了许多体育赛事爱好者的关注。然而在人们盘算天价赛事版权费究竟值不值得的时候,巨头早已开始争夺各个体育赛事的转播。
  据艾瑞咨询预测,2020年中国线上体育赛事用户规模将高达4.4亿人,这一数据直接表明了体育赛事在中国的市场规模,体育版权收入在中国的价值正在急速提升,各个巨头如果不下狠心去拿下赛事版权,就会失去内容与竞争优势。
  在经历过资本介入、巨头混战之后,如何进行商业变现,也就成为摆在国内各个巨头面前的一大难题。回顾这几年的经验,“体育+直播”“体育+社交”成为值得借鉴的模式,体育IP的垂直化运营更是成了重中之重。
  这一年里,多家互联网体育直播平台都对付费会员进行权益升级,简简单单的赛事播放已无法满足球迷的需求,因此,直播平台多选择通过丰富的服务全面深入球迷更多生活场景中,这成了大家认可的转变方向,包括提供更佳的观看体验、更好的互动交流、抽奖游戏互动、线下活动及球星场外生活内容、特许商品消费服务,甚至与支持球队和偶像球星的见面等更多元化的服务。


 
  全民健身,共同参与
  中国田径协会2018年的数据显示,国内共举办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1581场,累计参加人次583万,全国31个省区市、285个地级市举办了不同形式的马拉松比赛,这些数字在2019年仍在持续增长;依据青橙科技(健身房SaaS提供商)统计,2018-2019年全国健身房总数量达97746家,同比新增30431家,平均每天新增80家,增速达31.13%;体育视频/直播用户月活人数已经达到4600万级;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口占比达34%……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与人民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推动了轻运动的发展,中国俨然已经成为轻运动大国之一。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体育产业结构和布局更加优化,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多方对话,聚焦体育
  2019年11月21-23日,第三届京津冀体育产业大会、第二届长三角体育产业高峰论坛分别在北京、温州举办,体育区域一体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在体育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京津冀、长三角的体育产业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会议的举办旨在加强区域体育资源共享,进一步深化区域体育产业项目合作,共同促进这两大区域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积极贡献力量。
 
  二、体育IP四大发展趋势
 
  跨界融合,体育+多元
  体育IP的魅力引得许多企业进行转型或延伸进入体育行业,其中不乏文化、地产、娱乐、旅游等产业的领军者,像电商、制造、电子、互联网等“新经济”企业也纷纷入局。事实证明,与体育的结合相得益彰,为这些企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2019年9月,PP体育特邀知名艺人张静初在意大利前方体验米兰德比赛场内外的火爆氛围,而记录张静初全程直击米兰德比的vlog《米兰初遇见》也在PP体育全面上线。就这样,张静初以明星视角,通过PP体育的独家镜头,为球迷还原出赛场外最真实的米兰城,拓展了中国观众的国际视野。这一次“体育+时尚”的跨界营销,帮助球迷透过一座城市的人文、时尚、历史,更加深入地了解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足球性格。
  类似的跨界也有很多,中国女排IP的成功还衍生出了电影《夺冠》(原名《中国女排》),这更是一次大胆且成功的跨界。许多体育综艺的火爆也是源于成功借用体育IP的魅力,这样做既拓展了体育IP,又为自身带来了活力与生命力。


 
  赛事版权,发掘尾部
  近几年,优质的体育IP是各行业巨头争夺的重点,经过几年的沉淀,头部IP的发展格局已趋向稳定,而发掘尾部体育IP、寻找国际新赛事、探索小众项目、培育群众运动等,成了现阶段企业在体育IP领域的新目标。
  阿里体育在成立之初就热衷于部署小众体育项目。成立一年后,就与国内乒乓球协会、羽毛球协会、橄榄球协会等合作,还开拓了格斗、冰雪运动等一系列小众、群众性运动。
  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小众项目受众少,但是它产生的消费量和产值并不低,小众项目人群一旦培养起来,释放增量的空间就会比热门的大众项目大很多。
  目前看来,这种选择是正确的。长尾理论的存在,让许多体育小企业存活了下来,许多地方电视台依靠冷门但有趣的小众赛事或深受人们喜爱的群众运动转播,收获了一大批观众的支持。而很多新兴的运动项目存在着政策红利,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发展潜力巨大,这势必会成为体育IP争夺的新战场。
 
  体育旅游,创新品牌
  将体育主题注入“地方特色”,打造地方特色体育,将会带来人群、关注度与活力,从而促进地方发展。“体育+文旅”模式成为地方发展体育旅游业的依据所在,这不但需要体育项目本身的创新,更需要发展思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2019年11月27日,在贵州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贵州省体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贵州省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已在北京通过国家级评审。《总体规划》以“一核、六带、多点”的总体空间构架,从贵州省实际出发,注重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提出将贵州打造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体育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以体兴旅、以旅促体、体旅融合、共谋发展。贵州打造全国体旅示范区,势必会为贵州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有望为其他地方提供可效仿的成功经验。

 
  人才紧缺,体育培训市场增长显现
  在从“体育事业”向“体育产业”的转型过程中,体育运营人才缺口巨大。据统计,到2020年,体育人才缺口达到170万。许多体育相关企业迫切需要熟知体育运营模式、品牌营销与资本运作等方面知识的人才。与此同时,需求创造供给,体育培训市场也会逐渐发展壮大,具备体育产业运营知识的人才将会不断被培养出来。
  总的来说,回望2019年,体育消费蓬勃向上,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体育改革取得显著成绩,体育IP的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如今,2019已经过去,我们展望2020,体育IP仍然需要把握发展的四个趋势,借鉴成功经验,推进数字化转型与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如此,中国体育才能在专业化、规范化、产业化的道路上飞速发展。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