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品牌观察网

品牌传播:有些弯路本不必走!




  文 /高承远(作者单位系广东广旭整合营销传播有限公司策略总监)
 
  笔者从事品牌营销传播专业工作多年,担任快消、汽车、通信等多个行业的品牌顾问,也是众多财经及广告行业媒体的特约撰稿人。专撰此文直抒胸臆,如果能够让行业人士读后精进一些思索、少走一些弯路,幸甚至哉!
  当前的环境,对品牌传播从业者来说,既不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不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但确实是一个变化最快的时代!商业、创意、技术、数据、内容、服务等核心元素,正在加速、深度融合,重构营销和传播领域的规则和秩序。
  与此同时,伴随着客户预算的逐渐收紧、流量越来越贵、咨询公司和技术公司的跨界“打劫”,品牌传播领域弥漫着一种焦虑和浮躁的情绪,一些似是而非的名词和概念甚嚣尘上,一些“沙雕”而无趣的创意挑战行业下限……越是泥沙俱下,越是更新迭代,越是要强化自身认知定力和辨别力,避免跑偏和走不必要的弯路。


 

 
  一、私域流量,到底要不要做?
  讨论私域流量要不要运营的问题,首先要界定什么是私域流量。行业层面其实并没有对它进行严格定义,且随着KOC(关键消费者)等概念的流行,私域流量有“概念泛化”的趋势。人们对私域流量的普遍理解是,“自己可以掌控的私人流量”,也就是你可以反复使用并且貌似不增加成本的流量,代表性的像朋友圈、微信公众账号、小程序、App等。
  公域流量越来越贵,且花一次钱只能砸出一次水花,投入停了流量也就停了。对比之下,私域流量可以重复利用、永续沉淀,似乎一劳永逸,性价比超高。但是如果把私域流量当作“便宜的流量”来看待,则无异于焚琴煮鹤。
  有一些朋友跟我沟通利用私域流量卖货的商业逻辑:“建立微信公众号,吸引粉丝,然后就可以不花钱天天打广告卖货。”我会反问一句:“在没有互联网之前,你会自己做一份报纸,做一家电视台帮自己打广告卖货吗?”
  私域流量的本质是平台和内容,虽然互联网让“人人都是自媒体”成为可能,但是做自媒体的专业和内容门槛,并没有消失,甚至随着竞争的加剧,其所面临的竞争比传统媒体时代更激烈。
  当然,如果不是自己做流量池,而是利用KOC的资源进行投放,本质上还是利用外部资源,而且KOC的本质不过是腰部的甚至足部的KOL,裂变、转化等延续性问题必须考虑。
  营销没有一招制敌,私域流量和公域流量一样,都是传播组合拳中的组成部分,根据传播目标制定精准的策略和路径才是关键。否则,跟风追热,削足适履,难受的最终只能是自己。


 
  二、逻辑逆转:从传播监控,到传播失控!
  如果说对私域流量的使用是一个传播手段的选择的话,那么“传播失控”实质上已经触及到传播底层逻辑的逆转问题。
  在经典教科书《营销管理》中,菲利普·科特勒把营销工作划分为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四个部分。在我们的传播工作中,控制从来都是核心环节之一,是整个营销活动被纳入管理轨道的底层进程。甚至可以说,传播监控(传播闭环)贯穿于对计划执行的把控中,体现为对时间、预算、媒介渠道和传播节点的把控,是企业和品牌专业化运作的体现。
  在经典的营销理论中,传播失控意味着工作的失责和失序。但是凯文·凯利的《失控》一书则给了我们截然不同的一种思考视角。凯文·凯利提出的“蜂群思维”提到,没有一只蜜蜂在控制它,但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一只从大量愚钝的成员中涌现出来的手,控制着整个群体。这其实就是我们在社会化传播中经常强调和追求的病毒传播思维。
  从营销和传播的实践来看,“法国队夺冠,华帝退全款”这样的失控性案例,让华帝获得了超高的营销收益;百度的“宏颜获水”事件,虽然是一个突发意外,但实质上因为场面的失控,反而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人气。
  从传播监控到传播失控,是这个时代已经逆转的传播逻辑,当然失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有意识的失控,更容易捕捉稍纵即逝的营销时机,与易感体质网民的心路历程同步,正如凯文·凯利所说的“Access is better than ownership”,比掌控更重要的,是连接!
 
 
  三、美誉度加持:从昙花一现,到涓涓不息!
  由于预算收紧,流量成本高企,整个传播市场属于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竞争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既没有创意也不新鲜的“沙雕”视频,以及一些刷新行业下限的擦边球传播案例出现。
  这世界上有两种力量,一种如璀璨烟花,一种如流深静水,前者短绚弥散,后者涓涓不息。没有美誉度加持的急功近利地博眼球、秀下限,只能如同昙花一现,雁过无声;基于美誉度,结合对人性的洞察厚积薄发的精准策略和创意,一击而中且深入人心。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华为的例子。很多手机品牌愿意拿出上亿元冠名综艺节目、植入热门剧集,通过重复的唤醒和曝光收获认知度;但很多高端用户(特别是苹果用户)不太会选择购买这类手机品牌,这是因为这些传播活动没有从根本上击穿圈层,赢得认同。
  任正非用百万元年薪招聘20个顶尖毕业生的新闻前一段引发大量关注,先不谈20个顶尖天才产生的智力产值,也不论对企业的鲶鱼效应、激励效应,仅仅是传播效果,一年三千万元左右的投入早已回本,而且这种事件本身就自带美誉度光环。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企业用大投入研发出来的产品,必然是卓越的”,公众的潜意识未必客观和真实,但却是真实而客观的存在。
  用户的认知和美誉度问题,是传播工作者必须正视且重视的问题。
  法国作家普鲁斯特说:“真正的发现之旅不是找到新的风景,而是找到你看风景的新的眼睛”,在当下的传播环境中,少走弯路,找到合适的角度去审视观察,至关重要!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