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澜之家品牌在初创的时候,就真正拥有了男装的价值品根,多类别自选,是品根,是消费者认知中的价值根本,发展到今天,这个价值品根还在,但其价值已经日渐模糊了。
国民男装品牌海澜之家成立20 余年,市场占有率曾连续6 年居于国内男装榜首,国内外均设有线下门店。而随着消费环境变化、市场消费渠道重心向线上转移,近几年来海澜之家经营遇困,营收与利润均大幅下降。2020 年11 月,海澜之家更换掌门人,品牌策略发生改变。海澜之家的举措能让她重回上升之路吗?
为此我们采访了直觉品牌第一人、战略品牌专家、岳新力战略品牌咨询公司总经理岳新力,了解他对海澜之家现状的评价、未来发展方向的预判,并进一步探索服装行业如何解决数字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以下为访谈实录:
问:您如何评价海澜之家的现状?媒体曝出海澜之家存货过多,您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数据显示,海澜之家自2015 年以来库存量一直高居不下,这和其轻资产的商业模式,不无关系。这也是海澜之家的创始人对其高库存自信的原因,但具有两面性。海澜之家近年来对线下渠道进行了扩张,对线上渠道也进行了拓展,但总营收并没有大幅度增长,库存仍然高居不下。其实,这和其渠道不畅、产品不力等因素也都是有直接关系的。但以上部分,都并非主因。从整个服装行业的现状来看,海澜之家正面临着消费环境的变化,主要是线上消费环境的冲击,即消费习惯和方式的变化。这是其增长乏力和库存持续居高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其轻资产模式中的局限部分。
自2017 年以来,海澜之家销售费用连年大幅度增长,包括对线上的投入部分也在持续增加,但其业绩并未同步增长,利润也在下降,步入了困境。
问:2020 年,海澜之家品牌策略发生改变,请您点评一下从“男人的衣柜”到“中国男装,全球价值” 的转变。
答:从企业自身的品牌策略来看,这是对品牌形象的拔高。完整版的“热销10 亿件,中国男装,全球价值”,是在利用销售业绩进一步传播自身的优势来提高营收,仍然属于营销传播层面的操作。近年来,海澜之家走出国门,开拓东南亚市场,这是其走向国际化的必经之路,是对海外市场的初探,也是开拓新的市场空间的必然选项。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中国男装,全球价值”, 更多的只是企业的一个口号。因为“中国男装”给消费者传递的信息,是指这是由“中国的企业、中国的品牌提供的男装”,而不是“传统的中国男性服装”, 也不是“以中国元素为主的男性服装”。但要达到这个层面,单凭几次与时尚相关的交流活动是难以实现的。好的品牌形象,要靠品牌价值的内容支撑,而品牌价值源于品根。
海澜之家传播的“全球价值”,在现有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的认知中,既没有太多可支撑的落脚点, 更没有清晰的价值品根的存在。何谓“全球价值”? 是对全球范围内的消费者普适的价值,还是正在提供全球消费者认可的价值?这在消费者的直觉中没有明确的指向。是指“全球性的品牌价值”吗?在消费者的直觉中更没有与之相关的品根存在,也缺乏强相关性认知。这一口号对消费者留下的印象,更可能会被归为企业的口号和愿景。仍然停留在概念化的层面。可感性低,更谈不上直觉化。既然如此,这一口号又如何成为品牌的价值观?品牌,一定不只是品牌概念范围内的事; 品牌,也一定不只是品牌人的事。
问:海澜之家的主力消费群是成熟男性。2020 年新掌门人上台后,海澜之家打算在消费场景上发力, 重心向年轻人倾斜。您认为海澜之家能解决好这两个市场的协调关系吗?
答:一个在成熟型、商务型上稳定下来的服装品牌开始追求年轻化,这在消费上是错层的,在认知上是矛盾的。从海澜之家前不久通过更换明星代言人做出的年轻化创新活动来看,其在品牌传播上给消费者的印象,与其在店内的体验观感,是存在错位的。当然, 从品牌运营上来讲,这些只是表象上的创新,并未触及到其实质部分,难以推动产生真正的认同感。一个真正年轻化的服装品牌,必然具有在年轻人认知上的品根价值。
场景营销的好处和价值,在于促使品牌与顾客的直觉建立关联性。但是,在一个商品泛滥和超级竞争的时代,当消费者产生内在需求的时候,如何吸引消费者选择你的品牌,并不取决于场景与品牌的关联性强弱,而是取决于品牌是否有清晰的品根价值,以及是否有强认知的品根势能。
而海澜之家这样的服装品牌,在新老顾客的印象中,是一个多品类甚至是全品类的品牌。这在具体的消费过程中,会形成成熟顾客和年轻顾客并存的局面。那么,在营销活动、品牌传播、产品设计和展示层面上等,都会给人四不像的观感。很显然,要改变这种处境,仅仅通过战术层面的改进是难以实现的,它必然涉及背后的战略层次。而一个有着稳定发展的品牌, 要想在战略上做出这样的调整,实在是不容易。如果企业真的已经做出了这样的战略转变,那么其年轻化的品牌传播和产品设计,必将会触及到其商业模式的局限性。从过往看,海澜之家在产品的创新设计上并未显示出自身在行业中的优势,反而常受人诟病。
问:海澜之家也遇到营销与品牌的对立问题,您认为带货促销与品牌建设之间应如何协同发展?
答:企业的营销与品牌塑造之间相冲突的情况很常见,因为根源在于观念的冲突。通常情况下,当我们一提到直播带货,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全网最低价。只有关注品牌的相关人员,才会考虑这对品牌的损害有多大。目前,我们看到的直播带货,确实鱼龙混杂。有些品牌借助直播带货实现了短期利益的增加,赚得个盆满钵满;而有些品牌连坑位费也没赚回来。
企业可以通过直播带货的形式,打造自己的网红。比如企业家网红、专家网红和员工网红,等等。企业家网红像格力的董明珠、小米的雷军等。生产线上的某个环节的专家,某个环节的员工,也都可以成为网红,当然,企业也可以与外部网红合作。
打造这些网红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利用直播间直接强化品根,彰显价值。比如,通过展示服装的设计、款式、布料、采购、加工等环节,强化出自己独特的品根所在——这是真正的差异化。这里所说的直播间,可以是“生产车间”“加工车间”“设计工作室” 等能直接显示品根、彰显价值的地方;当然,企业可以在多人、多直播间联动切换。这种方式要远远好于传统的仅仅局限在产品展示上的直播。所以,5G 时代, 企业在这些方面大有可为。
问:2020 年,海澜之家在电商和直播上发力,但线上销售占比也刚刚超过10%,前些年更是一直停留在6%。您认为服装品牌在数字渠道上进展较慢的原因是什么?整个行业在数字化转型上面临哪些问题?
答:海澜之家这个品牌在初创的时候,就真正拥有了男装的价值品根,在行业中塑造了自身的独特价值。多类别自选,是品根,是消费者认知中的价值根本,使其品牌成了顾客直觉化的选项。海澜之家发展到今天,这个价值品根还在,但其价值已经日渐模糊了,被淡化了。为什么这样说呢?
通常,在人们的印象中,传统服装行业转型线上障碍重重。一旦营收增长缓慢,就会被认为是受到了线上便利性的大力冲击,是渠道偏失造成的结果。其实,这是表象层次的原因。透过服装行业来观察一个品牌。海澜之家的自选品根,受到线上多类别、多元化、多样性的冲击和消解,这是核心,最根本的原因所在。
有人说,线上大大小小的服装品牌很多,不都是在销售吗?海澜之家作为一个有着全国性影响力的大品牌,在线上不也是同样可以销售吗?而且海澜之家又是多品类品牌,相比其他男装品牌更有多样性的选择优势,比不知名的小品牌更有竞争力,怎么可能会被消解呢?这类说法看似在谈品牌,其实说的是销售。
在互联网这个场域里,也是要谈品牌的,甚至更加需要品牌。在线上竞争中最终胜出的,一定是那些有着行业品根的品牌,和那些有着线上强势能品根的品牌。当海澜之家登陆线上的时候,其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品根变为侧根——品根中本就认知势能不强的“美感(设计)”这部分优势不在了,即顾客价值被消解后变得模糊了。更为明显的是,其线下的“自选舒适” 不能转移到线上。因为消费者选择的是品牌,需要的是品根(价值)。对于服装品牌来说,在线上这个场域, 消费者需要的也是这个行业的产品品根,而不是线下这个局域中的品根(侧根)价值。
因为,我们早已不是短缺经济的时代,而是进入商品过度供应、物品泛滥的时代。在我们选购衣服时, 早已超越了实用性,将舒适度和美感放到了首要的位置,甚至将美感置于第一位。品牌是品根(价值)的记号。品牌只是在显示它自己——顾客在乎的、需要的品根。顾客无论选择什么,也不过都是在表达自己。当美感、款式、设计成为服装价值的品根的时候,海澜之家原有的多样自选,已经被认知置于侧根的位置。这也是海澜之家的产品设计常被诟病的根本原因。所以,当海澜之家来到线上时,它已经由当初线下的强势地位,变成了线上的防御性状态。
而近期海澜之家加强直播带货等线上渠道,带来的结果看似是营收增长迅猛,但其增量和其总量与其线下总量,不成比例,所占的份额极少。这说明这些大手笔投入虽然弥补了渠道的偏缺,迅速拿回了部分线上渠道,但增幅、去化量有限。渠道是承载,是实现价值的工具。而其品牌的原有品根转移到线上之后, 并没有呈现强势能的认知。这一点,海澜之家不会看不到。行业中的其他品牌,也可引以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