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1年,有什么营销Campaign值得记忆? 国际品牌观察 2022-05-06 10:58

文/杨正华
 
老实说,如果没有数英和广告门这些APP,我还真不知道业界发生了什么事情(“业界老人”也跟你们一样生活在百慕大三角,现在都是听别人说才知道世界发生了哪些事情)。2021年其实还是有些东西可以说说的。比如百度的“你说啥2”,或者刘德华出道四十周年抖音直播这些活动。“双十二”天猫圣诞老人碰瓷,有种奇异的“中国漂流记”的感觉,再加上中国式温情,也还算好玩。但是我更想聊的是“第二届淘宝丑东西大赛”。


 
这个“丑东西大赛”,像我预料中一样水花不大。第一届是猎奇,第二届就有点欲振乏力。
老实说,我觉得这届的“丑东西”还是让我很开眼,有点抵抗无力。我们可以先来看看商品(见图)。
这些都很别具一格,我也是有点被吓到了。
不过,当我看到豆瓣用户发布的“丑东西”相关内容,更是大吃一惊。其中有些审美很异常的物件。但是,也许是时间不对,也许是有些已经下架等原因,发布出来的还不是最“精彩”的。
我们再回来讨论这个“丑东西大赛”,“丑东西”真的只是拿来嘲讽“丑到爆”的商家吗?丑,是不是一种美感暴力?
你的丑,也许是我的美。
不要用你的审美观来限定美的可能性。
其实,“丑东西大赛”可以是一个有趣的审美讨论。美不美到底应该如何界定?艺术的目的不在于取悦消费者,有些艺术的存在意义是提醒消费者,或者用另一种观点来陈述艺术家眼中的美。如果只能采用“一个标准”,才是暴力审美。
狭隘的审美观点,可能才是最丑的。
其实淘宝办这个活动有着自身的目的,其在活动说明中提到:这些丑的背后,体现的是积极有趣的生活态度,是不拘一格的美。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丑东西”背后的趣味,其实也非常好玩。


 
比如,2021年得奖的熊猫花洒,设计者表示一点都不觉得这个丑,而且他家的小朋友特别喜欢。孩子的乐趣跟成年人的乐趣,本来就不需要统一。

 
审美本来就不应该是一言堂,以审丑来调侃审美,也是一个有趣的角度。但我们也看到,大牌年复一年的“可怕”设计,不管是鼠年设计、牛年设计还是虎年设计,都受到了消费者的抢购。美丑不一定是购买的原因,谁说“iPhone”的设计好看高档?现在所有的手机都长得像iPhone了,这是我们想要的吗?
“发夹潮鞋”初看也是惊呆我了。但是看到评论区有买家表示“超级有个性,很时尚”,也刷新了我的审美。我们以为的美,真的就是美?我们觉得的丑,真的就很丑吗?其实,在营销上,“丑东西大赛”是一个很有深度,也有机会的Idea。
这个想法来自媒介平台,不仅是一场营销活动,其实也有机会作为一场审美教育。可惜,大家只是将它当成一场猎奇游戏而已,大创意就降格成了“欢乐喜剧人”。
我们看了很多获奖的国际作品,其实创意的独到之处在于“找出不同观点”,就算是同样的东西,赋予不同的意义也可以产生更深远的影响,都值得鼓励。
腾讯就是一个很懂得包装的企业,也获得了不少奖项。阿里在寻找自身创意亮点的方面,显然略有不足。整个“丑东西大赛”活动,乃至后面的影片(颁奖典礼)甚至让我觉得,这就是个小打小闹的创意,大家玩玩就好,也因此很遗憾失去了创意里面的深刻意涵。
其实不管是资深还是资浅人员,大家都可以构思创意。甚至于,资深人员想到的创意往往有可能不如资浅人员。但是对于创意的深度、理解及传递,就需要经验来挖深,乃至放大。
其实创意随处可见,但是怎么引领大家来领略创意,才是创意人,或者说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更应该学习的。
 

展开全文

猜你感兴趣

“自娱”的00后——基于00后大学生App接触行为调

国际品牌观察杂志2020-06-12

全媒巨人——新型主流媒体构想

国际品牌观察2022-01-04

ANA2021年年度营销热词:多样性

国际品牌观察2022-02-16

热点新闻

国货美妆倒在了2021?

国际品牌观察2022-06-09

Timpson,百年家族小店如何老而不僵?

国际品牌观察2022-06-09

品牌商争抢谷爱凌,要流量还是要品牌?

国际品牌观察2022-06-09
  •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