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品牌观察网

三季度财报公布,蔚来表现如何?

近期,蔚来汽车在一众造车新势力中率先发布了自己的2021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根据其截止9月30日未经审核的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蔚来汽车在报告期内实现了超过98亿元人民币的总营收,相比去年同期猛增超过116%;净亏损同比减少了超过20%,为8.4亿元人民币。
 
从大的财务指标上来看,蔚来汽车似乎表现的还不错。作为目前蔚来、小鹏、理想汽车这三大造车新势力中的领头羊,蔚来汽车在新能源汽车的热潮下始终不缺关注度。那么,蔚来近期的实际表现到底如何呢?只能说,压力依然不小。
 
1 交付不稳埋隐忧,蔚来后劲待观望

 
在各家车企都特别关注的车辆交付数据上,根据最新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蔚来汽车在本季度累计交付了24439辆车,同比增幅超过100%,实现了持续性的交付增长。
 
不过,如果将蔚来与其它造车新势力进行对比的话,其交付数据并不是那么令人满意。
 
比如在今年七月份,蔚来汽车的交付量在造车新势力中的排名只排到了第三,八月其交付量更是继续下滑,甚至被“蔚小理”之外的其它造车品牌给超越了。九月份虽然蔚来汽车的交付量实现了猛涨、排名也回到了行业第一,但到了十月份,其销量又开始大跌。
 
可见,相比于竞品们来说,蔚来汽车的交付情况并不稳定,这给其未来的销售“后劲”埋下了隐忧。
 
虽然纵向来看蔚来汽车在今年三季度的整体交付量表现还不错,但横向来看,它被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甩在身后的现状与目前蔚来新势力第一的身份并不匹配,这或许预示了蔚来汽车在销售增长层面的变数会很大,这将直接影响其未来业绩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汽车销量除了与品牌影响力、产品力等强相关之外,还和车企的产能表现关联很大,特斯拉在中国超级工厂投产之后所取得的销售提振表明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产能至关重要。
 
但这这一点上,蔚来汽车似乎也不是让人十分放心。原因在于,在目前自主建设工厂、将产能把控在自己身上的行业大趋势之下,蔚来汽车主要还是通过江淮汽车的代工厂来实现生产,而在自主产线的建设上,蔚来汽车投入巨资的合肥工厂预计要在明年三季度才能建成投产,预计年产能是六十万辆。
 
作为对比,开始同样采用代工模式的小鹏汽车预计在今年年底就将用上自己的肇庆工厂实现自产,这说明蔚来汽车在产线建设上相比于竞争对手已然形成了差距,这可能会进一步让它未来一段时间里的销售情况面临波动。
 
在市场竞争愈发白热化的新能源汽车领域,蔚来汽车的行业地位决定了它必须要在方方面面占得行业先机才行,但在至关重要的产能、销售表现层面它却已然落了下风,这不是一个好征兆。
 
2 更多的问题还在浮现
 

 
聚光灯之下,人们难免会对蔚来汽车有更高的要求,这导致了新财报之下蔚来的更多潜在问题还在浮现出来。
 
比如在研发投入层面,很多人都还记得李斌曾经表示2021年公司将大幅提升研发规模,目标投入五十亿元人民币。但从最新的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来看,蔚来汽车在今年三季度的研发投入不到12亿元人民币,今年前三季度累计研发投入只有27亿元人民币左右。这意味着如果想要完成目标的话,那么蔚来在四季度还要投入22亿元人民币才行。而参照前几个季度的数据,蔚来汽车似乎很难实现那么多的研发投入。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研发投入规模与产品力是直接挂钩的,你自己预计的研发投入都没法完成,又怎么让市场相信品牌旗下产品有足够的产品力表现呢?这或许会让蔚来的研发实力和产品实力遭受质疑。
 
研发之外,蔚来汽车在用户运营层面也颇有槽点。
 
近年来,随着蔚来汽车卖出的车辆越来越多,如何服务好存量用户需求、为后续用户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正成为考验品牌的重大问题。
 
在换电站配备上,根据蔚来汽车近期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其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的换电站数量大概是六百座,这个数量相比于大量用户的广泛需求而言还有很大的差距。此外,蔚来汽车换电站的建设成本不低,这让人比较担心其未来的扩张速度。更重要的是,目前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主流还是充电桩,蔚来汽车的换电站能否在未来得到用户的广泛接受还是个未知数,这些问题都将考验着厂商未来持续的运营能力。
 
而在产品力相关因素上,蔚来汽车还曾因为自动驾驶争议、座椅风波等而陷入不小的舆论纷争中,这些都表明蔚来汽车在面对日益庞大的用户群体时仍需要不断提升自己。
 
有意思的是,近期蔚来汽车还因良好的毛利率表现而遭受了一些非议。根据最新的财报数据显示,蔚来汽车在今年三季度的毛利率达到了18%,这个毛利数据在汽车行业内都算得上高的,这种现状不免会让一些消费者认为蔚来汽车价格虚高。
 
总体来看,虽然蔚来汽车在今年第三季度的各项核心业绩指标的表现都还不错,但它在增长、竞品对比等维度之下优势并不大,甚至在一些方面还显现出不少的不足,这预示了蔚来汽车以后的路将会持续不好走。
 
蔚来汽车目前的造车新势力“老大”不好当,上有以特斯拉、比亚迪等为代表的行业巨头,下有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等其它新势力的虎视眈眈,再加上全球互联网、科技巨头们争相进入造车领域,蔚来汽车必须一刻也不能松懈才行。否则,说不定哪家就会突然蹦出来抢占蔚来汽车的市场地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于见专栏”(ID:yujianzhuanlan),作者:于斌,36氪经授权发布。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