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品牌观察网

未来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书店?



书店,曾经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而今书店却已经不止是书店。

书店经历了只卖书的1.0时代,融入其他业态的“书店+”的2.0时代,现在开始逐渐向未来的书店模式即书店的3.0时代转化。

未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书店?


 


书店要有颜值

“书店要有颜值。”在中国出版协会和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主办,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阅读X”论坛上,几乎所有的书店人都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

在这看脸的时代,高颜值重不重要这个问题已经没有其他答案,一定是很重要。“一家书店的高颜值一定不是豪华的装修,而是有符合这一家书店品牌的文化调性。大到一个空间的设计,小到店内一张小小的宣传品的设计,再到员工,其实都是文化调性的一部分,都是颜值的一部分。”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零售连锁事业部副总经理杨柳青说,“在文轩books店里可以找到超过一百种阅读的方式,这就是设计理念,这就是文轩books的颜值。”

作为小型化书店,言几又非常重视空间的设计以及线下场景的打造。从第一家店开始,到现在言几又一共开了40多家门店,其中很多是与著名设计师合作的,包括与香港设计师、台湾设计师,还有茑屋的设计师,打造新一代的门店。几乎每一家大型门店都是不同的风格。上海言几又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但捷认为。“书店颜值是非常关键的,它能吸引更多的人喜欢来到这里,这个逻辑不只是书店的逻辑,未来线下的空间,颜值都必须要好,否则大家没有到店里来的冲动。”

近几年书店行业出现了许多最美书店、网红书店,无一例外都是在设计和颜值上略胜一筹,可见颜值对书店的重要性。时代在发展,人们的审美也相应在变化,不同的时代对颜值有不同的理解,颜值要符合书店的定位和时代发展的逻辑。


书店要有自己的气质

陈丹青曾经说过,一家好的书店不是看它卖什么书,而是看它不卖什么书。可见一个书店的选品真正决定了一家书店的气质。而这种气质也是我们走进书店的吸引力。


何为书店的气质?

杨柳青认为,品种丰富不浮躁是一个书店的气质。“丰富一定是精选后的丰富,可能十年前去开一家书店,大家会说这个书店有多大面积,有多少万册书,但现在已经过时了。为什么客户希望有丰富的品种,第一是客户进到店里的感觉、氛围,觉得这个店的图书品种丰富;第二是希望能够第一时间找到自己想要的书,这是客户想要的丰富。”

做为一个很有设计感的书店,言几又对图书的定位是做精选书,“基本没有教辅教材,这是在很早就确定的逻辑,更多的是做跟美好生活以及生活方式相关的书籍。像人文、社科、艺术、设计,包括各种各样有意思的,以及很多小众的书籍。” 但捷说。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晞亮认为,书店是一个产品,很多书店认为把书放在书架上就可以了,实际上选择书本身就已经选择了消费者,就选择了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产品,图书对书店来讲不是产品,书店才是产品。“一些书店的选书非常好,但其他产品跟书并不匹配。如果我们选择的消费者是中产阶级,那其他产品的选择也应是中产阶级,而不应该是面向其他阶级的,这是一个统一的产品逻辑。以严选为例,严选的字面意思就是严格按照自己的方式选择。对书店来说,除非店真得足够大,大到可以让别人找到所有的书、可以跟网上书店去做品种上的对比,否则我认为都是严选的概念。”


书店要让人舒服

阅读应该是一件让人舒服的事情。

在一项针对阅读习惯的调查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数据,选择一家书店的理由是什么,第一是距离近,第二是图书品种丰富,第三是空间舒适,第四是价格优惠,第五是有舒适的阅读座椅。排名前五的有两项提到了“舒适”。当前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在线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便捷、便宜、品种可选择性大,但是为什么调查结果中,还希望有线下的阅读空间呢?作为新一代的消费者,他们既希望能享受线上的好,还希望能够享受线下的好。

而线下的美好,对消费者来说更多的是体验。体验是可以抵御电商冲击的一层屏障,而文化体验是最核心的体验。

在线下怎样去吸引消费者愿意高频次的到书店来,需要有不断的重构场景的能力。对于常客来说,要让他不断的有新鲜感以及兴趣点。言几又在产品组合,书和非书,书和DIY的体验,包括书和其他的所有融入的生活方式的业态,都做了大量的尝试和探讨。“言几又希望可以为大家打造一个很舒适的,可以阅读的,可以参与的城市公众文化空间,或者一个城市的体验空间,或者第三空间,一种复合式的消费和休闲体验场所,所以融入了大量和文化、生活有关的产品和元素。” 但捷说。

杨柳青认为,在非书业态的选择上,要有符合自己品牌的调性,让大家觉得舒服。“业态再好也不等于不需要文化背书;坪效再高,也不等于文化调性的符合,一家书店能卖衣服不等于所有的书店都能卖衣服。”

文轩Books引入的餐饮品牌叫“知食”,是成都非常大的一个餐饮集团,既有可以接待国际首相的高大上的店,也有可以接待市井居民的小店,双方合作最主要还是源于大家对书店的理解。“知食”是双方合作后创造的新品牌,包括全新的VI设计,甚至包括便当盒,都是专门全新设计的,这就是有文化背书的好的业态。

通过设计,让非书业态不再独树一帜。比如文轩Books店内的“神话言”,它是来自台北故宫的一个文创品牌。在店内设计上,所有的主通道立面都是书,次通道平面都是非书,因此让客户觉得非常的融合,融合其实就是舒服。


书店要有紧密的链接

书店也是一种连接,连接人与文化,连接人与生活,连接人与人。

蒋晞亮认为,在未来3到5年时间里,书店需要特别打造的和所有新兴零售都一样,做了体验之后最重要的是要做出紧密的链接。“试想我们可不可以在2月14号情人节这天在书店里放电影;音乐节的时候在书店里做有关音乐的尝试;做能让读者参与进来的诗歌朗诵会……与读者产生更紧密的链接。”

在蒋晞亮看来,现在很多书店都在做一些链接的方式,只是没有提炼、组合,形成体系化,没有真正把这种链接变成企业或者书店的一个核心逻辑去铺设。“我们不能把做好的业态放在那等待消费者前来,我们要创造更多链接,让消费者与书店产生直接的互动性的联系。”未来书店或许本身会创造链接,也可能会有专门提供链接的服务企业出现。


书店要融合

现在大部分的书店更希望把自己定义为文化综合体。

书店已经不是原来的书店,市场上发展很好的书店品牌,已不再是单一的书店的业态。比如台湾的诚品书店,日本的茑屋,包括国内的品牌融合的更多。严格意义上讲,目前的书店基本上都不是百分之百的书店。通过数据反馈,跟书店结合的比较多的业态,包括咖啡、文创产品、服饰、餐饮、亲子、美发,影院、超市,甚至包括艺术展览、花艺、家居、联合办公等。

但捷透露,现在言几又又在做一些全新的尝试。比如在成都的店有健身俱乐部,健身完后,可以看看书、喝杯咖啡,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无论是文化综合体,还是生活方式的转型,书店还需要一个能力:生活方式的提案力。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茑屋提出的。怎样从单一书店转变成多元化生活方式的消费场所,需要品牌、文化、内在的积累,最终反馈给消费者,提供更多丰富生活方式的推荐。

目前,言几又与大量的设计师、品牌和创意品牌合作,尝试大量的手工、文创、设计师的品牌并且落地。“言几又的店中店,有很多成功的,也有很多不成功的,这个过程是必须经历的,需要不断摸索、尝试,包括手工DIY、烘焙,设计师品牌、服装品牌、手账、家居等。” 但捷说。“言几又致力于创建基于创意语言的多元文艺乐园,即希望做一个文化的综合体。言几又是基于书店和阅读的一个商业模式,在新时代发展格局下,希望围绕阅读和文化,可以往更多的生活方式的逻辑去延展,希望能够在实体书店的发展里面探索出新的路子。能够为喜爱阅读以及对未来生活品质需要提升的消费人群提供更多的选择,为文化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书店未来的3到5年,是一个可以大肆往前冲的时期,这是书店布局竞争格局初定的一个阶段,书店的商业模式将基本确立。这个阶段类似于十年前院线铺设的概念,现在已初见端倪。很多书店这两年都在大肆铺设店面,未来3-5年会是一个窗口期,在一些Mall或者其他地方,如果有人做得不错,你就很难再进去。”蒋晞亮预言到。


未来书店是什么样?

蒋晞亮给我们做了这样一个描述:“书店在未来会成为城市的文化消费入口,在这个入口里,图书、阅读才是主线和核心逻辑。如果说一个3万平米的大MALL,书店只是其中的3000平米,那么它只是一个大MALL里面的一个文化产品,而不能真正被称之为书店。书店中的图书未必是收入的主要来源,但书店一定是因为图书或者阅读才能被称为书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成琪)


热门推荐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