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族品牌的创新四重奏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0-08-10 10:49



  7月23日,对中国第一汽车集团红旗电子电气架构团队来说,是难忘的一天:在一汽展厅内,团队代表向前来参观的习近平总书记介绍了团队自主设计的最新成果——全新电动化智能网联技术平台。
  一汽红旗是新中国第一个民族汽车品牌。近年来,一汽红旗产品质量和技术不断升级,取得良好业绩。今年7月,红旗销量突破17500辆,同比增长99%。集高科技于一身的新车型H9正式下线,还未上市就爆红网络。
  作为红旗科研团队之一,电子电气架构团队肩负着红旗车的“神经中枢”——电子电气架构的自主开发任务。近年来,他们研发出多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技术成果,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成绩背后,是汗水和坚持。在无数个攻坚克难的日子里,成员们靠着信念、耐力、专注、协作向科技高峰不断进军,谱就一曲创新四重奏。
 
  信念:“没什么是技术上突破不了的”
  红旗电子电气架构团队带头人——80后女将周时莹2009年刚到一汽工作,就参与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挑战性项目——红旗H7车型的自主开发。
  “这个难度级别的乘用车国内从没做过。”周时莹列举了其中两项难题:“它的车载电控系统数量特别多。当时国内自主品牌的车型最多也只有10个左右,H7直接翻了几个数量级,有44个。这个复杂程度,在国外也属高级别的。另外,我们还要在这款车上实现国内第一个辅助驾驶系统。因为都是第一次做,所以没有任何可借鉴的经验。”
  按照计划H7项目于2008年立项,2013年正式投产。包括周时莹在内的许多年轻成员都觉得,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开发出一款国内从未有过的车型,几乎不可能。可没想到,队里的老师傅们却个个信心坚定:“没什么是技术上突破不了的。”
  这句话,成了周时莹在这里学到的第一课。随着项目的深入,她渐渐意识到,在国际汽车制造业竞争激烈的当下,民族品牌要想发展,必须勇于创新,敢于向未曾挑战过的高度宣战。而信念,是创新的最大精神基础。
  如今,这种信念也成了她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的法宝。
  “当年,H7车型从里到外,从开发到测试我们全都靠自己做出来了。实际上,正是这个项目,让团队包括我在内的很多现役成员都被历练出来了。”周时莹说,“以后,不管什么任务,我们首先不会畏难,有必胜的信念。”
  “必须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实现技术自立自强,做强做大民族品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一汽调研时强调。周时莹团队所负责的电子电气架构相当于汽车的神经中枢,涉及到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不在少数,有不少为国外所垄断。如果不攻克,必然被“卡脖子”。
  正是抱着“没什么是技术上突破不了的”这一信念,团队向多个国内空白发起挑战,突破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周时莹告诉记者,红旗车上的一些软件,以前都是由国外供应商把持的,但这些年,很多我们都可以自己做了。“比如车载虚拟仿真系统,大概2017年开始,我们就找了一些国内的供应商,一起去突破核心技术。这次习近平总书记来看的虚拟仿真系统,就是国内自己做的。”
 
  耐力:“为了试验数据的准确,没有人退缩”
  做技术、搞创新,不是一条舒适平坦的路。尤其是做自主创新,没有经验可循,只能自己开出一条道来。这不仅是对智力的考验,更是对耐力的考验。
  2011年,团队研发国内首套整车级网络信息和电子控制功能测试的虚拟仿真系统时,从国外采购了一台昂贵的测试设备。为保证设备满负荷运转,尽可能压缩测试周期,实验室24小时不停工,二十多位成员三班倒,一坚持就是三年。
  实验室条件艰苦,冬冷夏热。负责整车电子电气测试的高级主任张东波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虽然夜班都配有行军床和棉大衣,但还是会被冻到手麻。”
  为了赶进度,加班加点、放弃休假对成员来说更是家常便饭。张东波在实验室工作期间,爱人生小孩,他只休了一天假。母亲生病住院,他也是白天正常上班,晚上才去陪护。
  除了在实验室,团队还需要到户外极端环境中去做实车测试:冬天去最冷的漠河,夏天去最热的海南。
  2014年4月,距H7新车上市仅剩三个月,团队发现了车辆的一个遗留故障:高温环境下冷却风扇会停止工作。团队初步怀疑是发动机电控系统出了问题。由于这种故障只有在高温下才会表现出来,为了确认故障原因,整车架构高级主任刘晔带着部分成员赶往了海南。
  那个季节的海南,外部温度高达40摄氏度。刘晔和其他三位同事每天都泡在车上,从上午7点到下午4点,一人开一台车在公路上“跑”,等待故障出现。一天、两天、三天……一周过去了,问题仍没试出来。而连续高温工作,已让有的人产生中暑症状,但大家还在撑着。直到测试进行到第15天,才得以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
  “做我们这行必须抓第一手资料。虽然过程辛苦,但找到问题后的那种开心,让人觉得一切都值得。”刘晔这样说。
  实际上,为了第一手资料,除了苦,团队有时还会遇到危险。电子电气主任王建国说,一次在海南五指山进行实车测试,山路坡陡弯急,下山时车辆频繁出现漂移甩尾,后车轮摩擦地面的声音一直不断。但为了试验数据的准确,没有一个人退缩。
 
  专注:“整个过程每个细节,都要全情投入”
  一项创新成果的实现,需要长久的时间投入和繁复枯燥的劳动。做技术研发的人,必须要专注,要能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
  专注意味着一心一意搞技术,不能被一时利益和个人得失所干扰。团队高级主任李家玲主要负责动力总成电控开发领域的产品和新技术规划,她向记者讲起自己参与过的一个耗时十年的项目:“2008年,集团决定开发一汽直喷汽油机自主电控系统。此前,该领域电控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国内要自主开发,虽然也有些相关经验,但国外几十年积累的东西,我们即便做出来,也需要几年甚至是十几年才能让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接到这个项目之初,我们也不是没想过,如果从事其他见效快的研究,就可以很快申报各类奖项,对大家的发展和晋升都有好处。但我们还是选择了这个。十年间,没有一个成员中途退出,我们像把铁杵磨成针一样,一点点完善产品的功能、质量,直到它量产的那一天。”
  周时莹说,现在集团在研发上的投入达到30个亿左右。即便有一些科研项目可能未来3至5年都用不上,但是集团也坚持每年在这方面进行投入。
  专注,也意味着严谨细致。周时莹打了个比喻:“整个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全情投入,不能差不多就行,要对最终的产品负责。”
  “软件的世界里只有0和1、对和错,如果不够细致,小数点后第3位的偏差也可能导致结果与预期不符。”李家玲表示,“嵌入式软件编程中,我们通常会将物理值通过转换关系转变为计算机中的整数值,转换过程中会有精度的偏差。比如,节气门开度的原本设计值是100%,但在开发初期,如果转换关系选择不当,软件中的开度值可能就只能到99.996%。哪怕是这0.004%的偏差,也是不被允许的。
 
  协作:“科研项目靠一两个人永远做不成”
  红旗电子电气架构团队目前有229人,成员包括电子电气整车EE架构设计、电子电气系统及部件开发、动力控制及平台软硬件等各领域的专家。平均年龄31岁,90后占了三分之一,剩下的绝大部分是80后。
  这样一个年轻的团队,就像一个大家庭,老成员带领新成员,不同专业互相配合、互相帮助。
  陈鸿宇和高艳是团队里的90后成员,刚入职,团队就给他们各自安排了师傅。针对他俩的专业特点,师傅给他们制定了重点培养计划,手把手指导他们技术操作。谈到在团队这些年的感受,陈鸿宇说:“科研项目靠一两个人是永远做不成的,需要一个团队进行支撑。”
  这种支撑,不仅有专业技术上的支撑,还有精神上的支撑。
  对此,团队的高级工程师吴振举感触颇深:“做技术开发永远不可能一帆风顺,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记得去年做某个项目时,空调的控制存在些缺陷,空调专业的人多日未解决,项目经理希望我们给予帮助。虽然时值小长假,但是我们立即协调安排架构、软件等专业专家组成攻关小组前往支援。其间,遇到了诸多困难,但大家相互鼓励打气,劲往一处使,不断提出新的思路,直至问题解决。”
  在团队的项目开发中,像这样需要几个专业共同完成的任务有很多。团队的成员们经常组织集体讨论、头脑风暴,共同商量对策。高艳说,有时候,对于一个技术问题,大家看法不一致,甚至会吵起来,可是吵归吵,你的观点如果有理有据,能拿出最佳解答方案,大家都会给你竖起大拇指。陈鸿宇说,大家合力完成任务的时候,总有人在默默付出,甘当“幕后英雄”,但是没有人因此有怨言。
  当前,汽车自主品牌所面临的挑战空前严峻,红旗电子电气架构团队肩负的技术创新任务也依然很重。但大伙儿说,有小伙伴在,创新之旅充满快乐。
  

展开全文

猜你感兴趣

苹果新品细节曝光,iPhone13或将支持戴口罩解锁

36氪2021-08-30

李子柒品牌官微打假:已收集假冒产品证据,执

界面新闻2020-09-28

重视质量与文化 白酒行业加速品牌价值提升

中国工业报2020-11-20

热点新闻

12月14日-15日,中医药传承创新前瞻论坛将在雄安

中康科技2024-11-14

2024东北品牌建设峰会暨吉林省广告协会成立四十

未知2024-09-24

品牌智慧荣耀加冕,2024第八届麒麟国际创意节圆

未知2024-08-05
  •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