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9日,茅台集团出版的内部报纸《茅台时讯》,头版刊发了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保芳署名的新文章《迈向新时代的“文化茅台”》,深度阐释“文化茅台”的精神内涵。
2019年1月14日,李保芳便发布过《关于“文化茅台”建设的一些思考》的署名文章,对“文化茅台”战略建设进行动员,引发众多媒体转载,引起业内外高度关注。
年头年尾,茅台董事长两次发声“文化茅台”,由此可见“文化茅台”的重要性。
经过一年的企业实践,“文化茅台”拥有了更多的完善空间。李保芳新署名文章的推出,不但把“文化茅台”定义得更精准,还推动更高站位,实现全新表达。
茅台集团登顶千亿之后,“文化茅台”建设也进入深水区,成为驱动“后千亿时代”发展的新引擎。
从“茅台文化”到“文化茅台”
2019年初,李保芳署名文章对外解释了为什么要建设“文化茅台”问题。这是在茅台公司首次对“文化茅台”给出权威性释义,得到了大量关注。
“文化茅台”建设有其现实依据。这个源点是,茅台当时的发展已经站上了一个新的历史高位:茅台酒销售市场广布海内外、贵州茅台市值超越全球烈酒巨头帝亚吉欧、公司正处于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等。
在一片大好下,茅台主动居安思危。考虑白酒行业发展周期导致的企业起伏,以及“对标”全球顶级烈酒品牌的国际影响力,茅台认为必须不断丰富和拓展文化内涵,不断丰满和具象文化外延,才能形成跨语言、跨地域、跨文化的说服力和联心、联手、联动的凝聚力,永葆生命力和竞争力。
“文化茅台”的提出,是茅台谋求更大跨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它要求文化与企业合为一体,通过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持续努力,逐步形成茅台的新时代特质。
“文化茅台”推动茅台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中国制造”正加速迈进世界,茅台也有理想、有信心通过文化超越壁垒、跨越时空,为“中国制造”乃至全球商业提供茅台借鉴。
从“茅台文化”到“文化茅台”,顺序的变化,体现的是茅台公司的意识之变、定位之变、战略之变。“文化茅台”建设,被茅台列为一项长期战略。
“文化茅台”与民族复兴同步
在“文化茅台”正式实践的这一年,茅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为引人瞩目的是,茅台集团全年营收冲刺上千亿台阶,提前一年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
正式跨过“千亿级”门槛的茅台,瞄准了未来更长远的规划。以千亿为新起点,成熟期的茅台有了更深层的追求,更长远的担当、更宏大的作为。
李保芳在文章中提出,历史呼唤正当其时的茅台,以百倍的自信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百年老店,昂首迈向“文化茅台”时代,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继续贡献来自茅台的力量。
如今的“文化茅台”,立意高远、站位更高。李保芳在文章中阐释了“文化茅台”的精神内质——大国制造的担当、绿色发展的执着、善良友好的传播、文化认同的追求。
他认为,“文化茅台”就是要以茅台为载体,向全世界表达茅台人对于大国制造的担当,向全世界传播中国民族工业追求卓越的精神气质;“文化茅台”一如既往地坚持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同共进,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发展;“文化茅台”就是要向全世界展现中华民族对促进世界交流的美好诉求;站在国家和民族层面,“文化茅台”参与中国文化的传播,承担民族使命,丰富人类文明,其巨大的价值远非经济效益所能衡量。
对比看来,新阶段的“文化茅台”,不再简单地把文化作为拓展市场的手段和工具,而提出了为民族复兴做出担当。作为“中国制造”的一张“名片”,当“文化茅台”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制造”的独特魅力,就能向全世界展现“中国制造”的雄心和恒心。
当“文化茅台”向全世界表达中国文化中绵延坚韧、变革创新、敬天爱人、诚信友善的价值理念。茅台就能成为对外交往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阵地,成为世界各国充分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舍小我,成大我。新时代的“文化茅台”站位,折射出了中国民族品牌与祖国共荣共兴的企业担当,在新时代下积极践行“文化自信”、顺应时势的“文化茅台”,将成为茅台下一个百年发展的新引擎。